本篇除了會試拍一下Samsung NX 的18-200mm f/3.5-6.3 ED OIS鏡頭外,還想淺談一下「天涯鏡」在使用上有甚麼優勢。

說實在的,筆者算是天涯鏡的愛好者,曾經把玩過的天涯鏡有Pentax的DA 18-250mm及Sigma的18-200,在使用經驗上來說是挺滿意的,對於很多人對天涯鏡存有的偏見尤甚不解,在電腦裡細看經天涯鏡拍出來的照片總會忍不住吐出一句:「天涯鏡真的有這麼不濟嗎?」

對我來說,天涯鏡最大的罩門只有一個,就是它們的tele端往往光圈比較小,而同時鏡身又伸長了很多,所要求的手持快門速度往往從1/50s起跳(大叔練了很久,小朋友在家不要隨便試!),大白天什麼的當然沒有問題,天暗一點或是拍近一點(光被擋了的情況)的東西就不行了。

說回這支鏡頭,鏡身上Marking及其他按鈕,依上至下的次序是:變焦鎖、光學防震、自動/手動對焦。

還有iFn鍵,其實有點像Pentax的Fn鍵及Ricoh的ADJ鍵,只是Samsung把這個鍵放了在鏡身上,使用多了你會發覺這也挺合乎人體工學的。

今次的測試搭配上了NX200,外型上挺搭得來,唯獨是比例上就無可奈何地有點頭重腳輕,而這支鏡頭真的不算輕,重549g,大概是因為用上了十八組十三 片鏡片組,還挺有誠意的用上了三片非球面鏡片及兩片低色散鏡片。

Samsung這支鏡頭還搭配了音圈摩打VCM (Voice Coil Motor),官方聲稱可以消除自動對焦時產生的噪音,而它的對焦摩打亦可以增強對焦速度。

而事實上,這VCM還是有點用途的,實測後也發現的確一丁點對焦聲音都沒有,比起我常用的超音波馬達(SDM)更寧靜!而且對焦時不會有「拉風箱」的感覺,對拍片的朋友來說幫助更大。

接下來就邊談天涯鏡邊看這支18-200mm的實拍效果吧:

鏡頭的放大率在1:3.6左右,不算微距,但亦足夠拍一下小花小草什麼的。

另一類較多人投訴的,是天涯鏡的散景不夠漂亮,這我沒有持多大的意見,因為變焦鏡的散景往往比定焦鏡差(我在用「看得舒不舒服」來定義散景的好還是差而已)是事實,但問題是,我不是重視散景的攝友,拍照的重點應該放在景深的範圍內還是外?這是一個很好的思考點,當然,我不是說散景不重要,只是說散景並不完全或是不應該用來決定一張相片的好壞。

天涯鏡的方便,就是在於拍一些小花小草的同時也可以拍一些廣角一點的景物,而不需要忙著換鏡頭。畢竟旅行嘛,放輕鬆吧,累贅少一點,心情也好一點。

當然,這是優點,也是缺點。

每支鏡頭皆有特性,只用同一支鏡頭去拍遠拍近無疑方便,但亦缺少了變化,同一輯相一路看起來可能會感覺過於平實,這點就很考攝者的功夫了。

筆者使用天涯鏡時也有相同的感覺,拍出來的照片感覺都很接近,很統一(咦,反過來說就變成優點了嗎?(誤)),所以有時候會使用透視的變化改變一下拍攝的習慣,達到更理想的構圖。

例如明明可以Zoom去拍的照片,故意不zoom,改成行前兩三步去拍。

或是用tele端拍一些很近的東西,製造特寫的感覺。

影wide的時候也能夠提供足夠的角度,製造更強的臨場感。

對於愛拍宏偉建築物的朋友,18mm足夠嗎?當然不夠。我也是個愛wide的攝友,我也明白14、15mm什麼的著實吸引,但要取得個平衡的時候就沒辦法了,身上帶著三、四支鏡頭的日子筆者也經歷過,不好受吧!這個時候天涯鏡顯得可愛多了!

稱得上天涯鏡,拍山拍水自然是強項,也不用費勁擔心自己帶足夠鏡頭了嗎?什麼range都已經cover了,放心去旅行吧!

還有一個小小的部分,是為了測試鏡頭OIS防手震的部份,以200mm端手持拍攝,效果令人滿意!

到1/15s時筆者仍然能夠手持拍攝,當然我不肯定是我的石膏手強還是這支鏡頭的OIS強啦!

1/15s

1/10s

1/6s

總括而言,這支鏡頭除了比較壯之外,光學表現相當稱職,廣角端沒有過份的變形,遠端亦有OIS去補償縮小光圈引致的慢速快門。

更多實拍:

其實真的,只要隨便去Flickr打「18-200」或「18-250」等,再出色的照片你都可以找得到,不要再盡說什麼天涯鏡畫質垃圾的廢話了,拍攝是用腦袋的!盡量發揮自己手上的器材才是王道啊!

有時,一支天涯鏡比起你用什麼「西德定焦銘鏡」來拍照更要得心應手,我們拍照所追求的,不是在你的高級顯示屏上拿放大鏡看那鏡頭造出來的散景何等何等超凡入聖。

每一支鏡頭有他們的個性跟特性,如何配合使用是一道入門題,如何拍出理想中的效果是下一條問題,畢竟拍照的始終是攝影師本人,不是你的銘相機跟銘鏡頭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