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ko,嗑了安眠藥,在東京的爵士樂店內迷失自我。

《生活雜誌》(Life Magazine) 攝影師 Michael Rougier 在1964年,到訪日本東京,探索、認識並拍攝那時代的年輕人,一代迷失、反叛、無處可去的年輕人。日本是一個極保守的國家,每個人都被要求服從與團結;同年,東京成功舉辦奧運會,日本加入了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躋身於先進國家之列。而年輕人呢?他們的位置在哪裏?沒有。在攝影師的作品裏,我們可以了解到這些年輕人到底在做甚麼,也看到他們的漠然表情。

然後我們發現,2012年,我們的年輕人與他們其實有甚麼不同呢?


在中間的年輕人只有17歲,是爵士樂迷中的嗑藥黨首領,綽號是「Naron」,一種流行的安眠藥牌子。當他沒有嗑藥時,其實是很醒目機靈的。

Yoko,17歲。

年輕人的聚會。

這就是所謂的「暴走族」,當時盛行於年輕人的文化。

在爵士音樂聚會之中。

本土興起的樂隊「Tokyo Beatles」,讓年輕人感到釋放。

Tokyo Beatles 的後台。

Yoko 的漫漫長夜,在朋友的房間中渡過。

Naron (左邊伸展的那位) 與其他人在沙灘上玩了個通宵,現正是黎明時份。

有時候,Yoko 會走到橫濱港口看船隻前往她想去的地方,直至日落,她的一天才開始。

Source: TEENAGE WASTELAND: JAPANESE YOUTH IN REVOLT, 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