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師分析︰雖然何藩名作《Approaching Shadow》的陰影是後製出來,但依然有藝術價值
2020 年 2 月 21 日
上圖是香港攝影師大師何藩 1954 年拍攝的名作《 Approaching Shadow (陰影)》,一直是不少攝影師二次創作的仿效對象,取景自 1954 年的銅鑼灣皇仁書院,看起來極富藝術感,但有多少人覺得這是一幅純粹的街拍、偶遇的畫面呢?其實這裏的陰影是透過後製加工而成,根據 2009 年何藩在美國與讀者的分享會紀錄,照片是「在黑房加工造出三角形陰影效果」,也是他「唯一一張特別設計的照片」。
All About Street Photography 創辦人 Martin 早前拍攝影片,透過此作品去表達攝影藝術與後製的關係,大家可看看如下︰
Martin 認為,後製三角陰影與直立牆身垂直線能把觀賞者的視線聚焦至照片主體,雖然並不能說沒有後製一定不能製作出色的照片,但如果沒有三角陰影,總像欠缺了些什麼,而照片是一種藝術,每個人對藝術的表現方式各有不同,就像在 Instagram 照片上加入濾鏡一樣,單純是個人希望透過圖像對大眾展示的觀感與意念,認為無需對後製這回事過於嚴苛。
沒有三角陰影,圖像較為單調。
最後作品除了具精心設計的構圖,更特別使用了後製技巧加強表達,以求兩者平衡恰到好處,不過對於堅持「無添加無後製無加工」的人來說,這種作品或被視為「作弊」的行為,自己加上陰影以求照片完美,就不及現場真的有陰影並透過觀察與想像力構成的「真街拍」了,這個想法你認同嗎?
延伸閱讀︰
看 The Art of Photography 賞析香港攝影大師何藩作品
攝影師 Andy Hendrata 受何藩啟發,以 iPhone 拍攝建築的線性美學
Source:ISO 1200
熱門文章

婚禮攝影師拖欠 20 名新人照片最長兩年,在電視節目被追討時反恐嚇客人

黑暗的生態攝影!?分析擺拍小動物的殘酷真相

值得你去認識的 15 個當代傳奇攝影師

[讀者投稿]Lightroom日系菲林調色(一) + Preset分享

俄羅斯攝影師影像紀錄,日本關西最大紅燈區「飛田新地」的街景實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