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聽到Pentax打算出一台CILC(Compact Interchangeable Lens Camera)的時候,還蠻期待的,畢竟觀乎歷史,Pentax是以什麼打響名堂?

「老師,我不知道!」答對了,不是Pentax家粉絲的你或許不知道,亦不打算深究這個曾經輝煌一時的品牌的往事, Pentax家是以「精巧細緻」聞名於世,由菲林年代的 MX及ME到近代的K-x跟K-r,及那幾支出神入化的高質素餅干鏡頭,完美表現出Pentax獨有的造相機要求,低調奢華,真水無香。

當然,其實Pentax早前已經推出了同樣屬於CILC的Pentax Q,脫俗的外型,優秀的質感,當然有讀者朋友留言揶揄Pentax Q的感光元件跟「鼻屎」一樣小,整個就很厭惡的樣子。

我說鼻屎固然值得被厭惡,但其實Pentax Q的sensor跟「手指甲」差不多大小才對,從人類有史以來,「手指甲」跟「鼻屎」就跟蝙蝠俠跟Joker一樣,是呈一種完全敵對的狀態,所以,家中的小朋友不要隨便將他倆混為一談,切記切記。

如果大家真的很感冒相機sensor的大小,今次要說的K-01應該很合你的胃口,畢竟它使用上一塊aps-c size的感光元件,就算大家硬要說它還是一陀鼻屎,也只能說它長得太誇張了吧! Marc Newson你要注意鼻孔的清潔,好嗎?

咳…話題又扯遠了,看上圖可以看到,它是一台可以把其他K mount鏡頭隨意搭上的機器。

你說這又怎樣?

K-mount 是Pentax家沿用多年的單反接口,使得機身不能「偷薄」,所以你看K-01其實不算「Compact」,握柄部份大概40mm,但當然,筆者手也不算小,加上機身旁的防滑膠設計(黃色的部份),所以握在手裡仍然相當舒適耶。

好了,透露了K-01機身厚的問題,屈服了於機身厚度的Pentax,這個行動本身又有什麼特殊意義?!

這代表著K-01一出生就已經擁有龐大又全面的Pentax K mount鏡頭群!

無論是K系、M系、A系、FA系、DA系等等等等!通通都可以用,絕對不用擔心它是一台「孤兒仔」而沒有足夠的鏡頭供應。

而這個就是現代人很流行掛在口邊的那句說話吧…好像是什麼「科科科,贏在起跑點的人生!」來著。

而且它原生已經有一支只厚1cm的餅干鏡頭DA 40mm XS,也沒有什麼好說咀的了。

雖然不太認識K-01的設計師Marc Newson,但翻查資料發現他是當代非常有名的設計師,主要從事產品設計及室內設計,有興趣的朋友可到他的網站看看他的作品。

整台K-01 的外觀設計包括字型、顏色、取消EVF等等都由Marc Newson一手包辦,如果大家從一般相機用家的角度看,它應該算是長得頗醜的,但這是不對的!我們應該以欣賞工藝品的角度去看待這件事!(是這樣嗎?)

文青A:「噢賣葛!這件designer product居然可以拍照!」

文青B:「噢迪亞!這真是太神奇了!It’s magic!」

大概就是這樣子。

簡潔的背面操控板,ISO、WB等常用的功能有獨立按鈕,3寸大 92萬像素的TFT LCD。

側面掰開它的防滑皮,是SD卡糟跟連接口,按照目測應該不是防水的設計,同學們千萬別以為Pentax產品都是防水的唷。

頂部切面,一樣是簡單的排列方式,上面是切換模式的轉輪,下面是多用途的基本轉輪,小紅點是轉換攝錄模式的快捷鍵,小綠點則是用來選擇顏色風格。

既有轉輪又有熱靴,嗯,原來阿Marc也相當同意我對相機硬件的看法!Cheers mate!

這段小小的影片,是拍一拍K-01的peaking (峰值)對焦的實際情況,或許很多人未接觸過peaking對焦,其實這種對焦模式比「放大式」的手動對焦更方便更好用,影片中筆者不停扭動對焦環,在liveview中你可以看到一些像是靈異現像,那些發光的位置就是中焦的位置,比較「放大式」手動對焦來說,眼力要求不需太好也可以提升對焦成功率。

一些試用Sample:

後記:

其實對於拍攝質素本來就沒有存疑,K-01的Sensor在國外的測試中大獲好評,配上第二代DA 40 2.8,更是畫質的保證。

對於很多人都針對一個問題,就是既然取消了反光板,為什麼還需要這麼厚的機身?

但,顯示易見,這個問題的答案全落在Pentax的自家K-Mount上,要跟其他牌子的CILC一較長短,要突圍而出就要出奇招,有Pentax壯麗的鏡頭群支持,保持這個鏡後距是很合理的做法。

而且機身有一定重量,使用上一長焦鏡頭時亦不覺得頭重腳輕,當然樣子搭不搭的問題就自行判斷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