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上的爭論︰「快門速度」原來名不副實!?
2015 年 3 月 5 日
(image credit: Neurovelho)
「快門速度」(Shutter Speed) 是一個非常基本的攝影術語,每個學攝影的人都會使用,但原來它是名不副實?在維基百科上,原來有這麼一場爭議,探討到底這個術語是否恰當。
關鍵問題之一是「速度」本身的 (物理學) 定義,為「距離 / 時間」,因此快門速度其實不太準確;而且就快門的運作原理來看,例如前簾後簾的方式,取決於後簾與前簾之間的間距,因此沒有恰當對應「快門速度」;相較之下,使用「曝光時間」(Exposure Time) 才更為準確,也是更直接表達出其量度的性質。
又或由於我們會在日常生活裏使用不同的「速度」,例如「辦事速度」,即是完成事項 / 時間,那麼快門速度看來也頗容易理解。相較之下,更多攝影裏的「速度」,例如大光圈鏡頭被稱為「高速鏡頭」,而高感光度的菲林被稱為「高速菲林」,則顯然更轉折、更不準確的術語了,例如就算你用「高速」的 f/0.95、ISO 6400,如果是在漆黑的環境,也許一樣要用慢快門來拍攝,所謂「高速」其實是相對的意思。
但無論如何,不論是 shutter speed、lens speed 或 film speed,都是不少人用慣了的術語。如果想看整個爭論過程與理據,可以按此瀏覽。另外按此則可看到維基百科就「快門」的解釋。
via PetaPix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