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日本 CIPA 在 2 月發表的攝影器材出貨量統計,2017 年的便攜相機銷售數目比前年上升 5.7%,可是,最近卻有報道指 Casio 因需求下跌,而決定由 4 月 24 日起,全面撤出便攜相機(數碼傻瓜機)市場。
如果你是個嚴格素食主義者,同時又熱愛菲林攝影的話,就要留意了,因為 Ilford 表示菲林和相紙含有明膠(Gelatine)成份,即是以動物皮和膠原精煉而成的膠質。此外,Ilford 指出,他們用的明膠都是畜牧業的副產品,不會以製造菲林和相紙為唯一目的去屠宰動物。
美國太空總署在 1960 年代展開名為「阿波羅計劃」的一系列月球探測行動,並在 1969 年成功將太空人送上月球。太空人岩士唐(Neil Armstrong)作為首名登月的人類,他到埗後拍攝的第一張照片,會拍些甚麼呢?這幅見證人類科技里程的歷史照片,拍攝的是一個來自地球的「垃圾袋」。
來自法國的攝影師 Romain Jacquet-Lagrèze 在2008年搬到香港,並拍攝了多輯以香港為主題的作品,包括拍攝石屎森林植物的《Wild Concrete》等。他最新的作品系列《Concrete stories》則紀錄了一個個舊區大廈天台的故事。
上圖這一張作品來自印尼攝影師 Penkdix Palme,是一張非常可愛的照片,這隻細小的樹蛙看來就像拿著小葉子在擋雨,既富靈性又有趣。很多人會問,這是 Photoshop 的嗎?但既然連 National Geographic 都認可,又被各大攝影網站傳來傳去,應該是真的吧?
攝影師 Christopher Burkett 在過去 40 年,帶上他的 8×10 片幅相機,與太太周遊美國 50 個州份拍攝美景。最近 PBS NewsHour 探訪了 Burkett,跟大家分享他如何熱愛菲林攝影,及與時間競賽的故事。
目前銀鹽相機已經幾乎停止發展了,仍然使用的人,其實是追求更精神性的東西吧,即便有色偏也當作是創作的基底來處理,攝影這種事情只要確定對焦和曝光就好了,其他就交給銀鹽來表現吧。每種銀鹽都有它的特性,我們只要按快門就可以了,眼中所見到的一切就是攝影唯一的精神與意識。
福澤諭吉被譽為日本近代重要啟蒙思想家和教育家,更有「明治六大教育家」之稱。為了表揚福澤諭吉對近代日本的貢獻,理財局將他的頭像印在一萬円紙幣的正面上。而當年為福澤諭吉拍攝這幅肖像的,就是來自福井的攝影師成田常吉(1862-1929年)。
常聽到部份攝影朋友說:「我喜歡直出相片。」意思是肉眼看到甚麼,透過相機拍到甚麼,不經軟件後製的作品,就稱為直出,另有人會先後製相片,修正或美化後才發布,兩者觀點無需爭議,只是各人對作品的呈現要求不同,並無對錯之分。
由美國無線廣播電視業者協會主辦的NAB Show 2018現正於拉斯維加斯舉行,匯聚了過千個廠商參展。外國攝影資訊平台 No Film School 在會場內採訪了中國廠商Cinematic International,向大家介紹一款能將相機鏡頭安裝到智能電話的轉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