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職攝影記者多年的何柏基,近日正在舉行《香港窗景》展覽,展出數十張以窗景為主題的攝影作品。照片中從不同的住宅、樓盤、商廈、餐廳等場合,透過窗戶望向香港不同地區的地貌,拍攝時間長達10年,作品不但見證了香港變遷,也紀錄了攝影師的內心變化。
如果智能電話出現的時候推前,一切會變成怎樣呢?國際特赦組織在今年推出了一系列以「Technology changes the world. The actions, the history.」為主題的廣告影像,重塑三個重要的歷史畫面。
攝影師 Ritzo ten Cate 由去年夏天開始,展開了「Caught In The App」系列,在繁忙的街道任由注視手機的路人跟他撞上,再拍攝他們將注意力由手機拉回現實世界那一刻茫然迷失、空洞的眼神。
最近外國發起「#MeToo」運動,不少名人都紛紛響應,訴說自己的性侵遭遇,鼓勵受性侵者不要再沉默,勇敢站出來,相關事件也在香港引起熱議。反對兒童性侵的訊息,如果以平面影像來表達,又會有甚麼效果呢?大家可以看看泰國及國際非牟利組織的教育廣告。
切勿「酒後駕駛」的標語我們不時都會聽到,但其實「毒後駕駛」的危險同樣很高,可嚴重損害駕駛汽車的能力。新西蘭政府的《Come down before you drive》系列宣傳海報,由 Steven Boniface 拍攝,以誇張的畫面展示吸食大麻後駕駛的嚴重性。
通常人們處理底片時,都會小心翼翼的,但是來自法國的攝影師 Thomas Gosset(又名 Toums)卻用酸性液體、油墨、顏料去「破壞」他的底片,再重新創作「Primitive Acids」系列的超現實影像。
香港攝影師Ric Tse早前到加拿大溫哥華探親的時候,被紅葉美景吸引,加上自己曾經幫過朋友拍攝結婚相,體會到當中的樂趣與辛酸,於是忽發奇想,利用LEGO模型,拍攝了一輯以結婚相花絮為題材的「LEGO Wedding Photography」系列,向每一位婚禮攝影師及攝影助手致敬。
拍攝一群正在攀石的人,主角通常都是在上面努力攀爬的人吧?最近一個 Instagram @allmightystone 卻把主角用 Photoshop 「執走」,餘下正在舉手的同伴,令他們看起來就像在進行膜拜大石的神秘儀式,或者在把力量傳送給大石。
攝影師 Christoffer Relander 在過去三年,重回自己童年成長的芬蘭南部鄉郊地區,利用雙重曝光,將童年風景「收進」玻璃樽裡珍藏,創作了「Jarred & Displaced」系列。在大約三年前,攝影師知道自己將為人父,便開始時常懷緬往昔,對於童年遠去感到焦慮,於是開始了這影像系列。
「開車時不要玩手機」是常識吧?但在這個世界,所謂 common sense is not common 反而是一種常識。這系列來自攝影師 Vincent Dixon 的作品,是應政府的要求拍製以警愓駕駛者,真的不要一邊開車一邊用手機,以簡單的畫面讓你看到嚴重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