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意大利的 Nadia Shira Cohen 除了是《New York Times》雜誌的攝影師,也是育有 2 個小孩的媽媽。最近她在網上撰文,分享自己帶著 3 歲女兒 Olivia 上班的經歷,道出身為一個職業媽媽的難處。

早前她正在跟進關於意大利女性職場地位的報道,原本她跟受訪機構 The Beehive 約好了在星期四見面,但對方突然表示可以早一天進行訪問。作為攝影師,她希望盡快將報道出街,但作為媽媽,她怎樣在臨時臨急之際找到托兒服務呢?

在放假的日子,Nadia 會帶小女兒到附近散步,在路上會有不少老婆婆關心地問她,為甚麼不帶女兒去幼兒園,可是羅馬唯一的公共日間託兒所在 40 分鐘車程之外,坐巴士更要個多小時才到達,而且提供的託兒服務也只有 3 至 4 小時,至於私人託兒所又太貴了,所以 Nadia 一直以來只好「即興」照顧。

Nadia 的小女兒 Olivia:

當時她的好友正在外地,而保姆也只有星期四才有時間,在沒有辦法之下,她決定帶著 Olivia 一起去進行拍攝。其實這並不是 Nadia 第一次帶著小孩上班,在現時 5 歲的兒子 Rafael 僅僅 4 個月大的時候,她也曾帶著兒子到日本工作。

Nadia 帶著兒子 Rafael 去拍攝:

幸好在拍攝當天,受訪機構很歡迎 Nadia 帶來小女兒,雖然她起初也很擔心 Olivia 會跑到鏡頭前阻礎拍攝,但最後訪問也進行得很順利。

The Beehive 是一個為職業媽媽提供日托服務和「共享工作空間」的機構:

Nadia 跟進的報道《Women Could Decide Italy’s Election, but They Feel Invisible》,講述意大利女性的就業支援、同工同酬、職業媽媽等問題。根據歐盟統計局的數據,意大利在歐盟的女性就業率第二低,有近四分之一的女性在生育後不能重返工作崗位,而繼續工作的婦女中,由於托兒服務和其他支持非常有限,她們只好減少工作時間,收入因而減少超過 35%。諷刺的是,Nadia 的親身經歷,也正好引証了職業媽媽的難處。

其實不少香港的在職爸媽也面對類似難題,既要工作,又難以找到托兒服務。不過,攝影師由於是 freelance 工作,工時比較彈性,比較方便照顧孩子,雖然攝影師在 200 種職業中只排第 154 名,但在彈性工時這方面來看,對在職爸媽也有便利呢。

攝影師行業一直都被認為是男性主導,可能與沉重器材對體力的要求、需要長時間戶外工作等因素有關。女攝影師到了一定年紀,或者就要無奈退出?像 Nadia 那樣,帶著孩子拍攝,在香港又是否可行呢?

原文詳情可看如下。

Source:A Times Photographer in Italy Must Bring Her Daughter to 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