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測Nikon Z6 II – 懸崖上的婚照
![](https://photoblog.hk/wp-content/uploads/2020/12/DSC_3431-2.jpg)
為甚麼會進行這次艱辛的拍攝?
![](https://photoblog.hk/wp-content/uploads/2020/12/DSC_0216.jpg)
我和一對新人是透過繩索運動認識,大家構思不如拍一輯特別的 pre-wedding 相集,而最近 Nikon 推出新的 Z6 II,我便順道從 Nikon借來一部,測試一下 Z6 II 在極端環境下的表現。
當日拍攝最困難的地方?
![](https://photoblog.hk/wp-content/uploads/2020/12/rope.jpg)
在繩索上跟在地面拍攝最大的分別是拍攝角度的限制。陸地上我們可以隨意前後活動,找好角度才拍攝;而在繩索上活動範圍的限制很大,除了一開始設置繩索位置時已經限制了攝影師與被攝者的距離,即使是簡單在繩索上下移動,亦可能需要花費大量時間才能微調位置,所以拍攝其實並不容許反覆地嘗試角度,講求一開始選擇拍攝位置的準確度。
![](https://photoblog.hk/wp-content/uploads/2020/12/DSC_3266.jpg)
另一個挑戰是光線的控制。原因是戶外環境下光差較大,遠景很明亮的同時,背光的主體和前景可能一批漆黑。這些情況很依賴相機的Dynamic Range來預留足夠的後製空間,而Z6 II這方面的表現很出色。以上圖為例,原圖我們先按照亮部測光,保留天空部份的細節,然後後製才將暗部推光約2級半,畫面的細節依然保留得很好。
![](https://photoblog.hk/wp-content/uploads/2020/12/VID_20201120_094832_00_003_2020-12-07_21-43-10_screenshot.jpg)
我們亦希望用閃燈平衡光線和營造壓光的效果。由於在懸崖上,燈光位置設定限制比較大,我們需要能夠手持,又有足夠輸出的燈光和燈具。這次拍攝我們特意使用 Mola Rayo 15’ ,一款較深的反光罩,因為較深的反光罩能夠投射較遠的光線距離。在勉強能夠手持控制閃燈的環境下亦要有足夠的光燈輸出做到壓光的效果,是這次拍攝的一個挑戰。
聽起來也覺得很難處理,還有遇到其他特別的挑戰嗎?
![](https://photoblog.hk/wp-content/uploads/2020/12/photos.png)
在繩索上拍攝時有很多變數會出現,除了剛才提到的構圖角度,還有新人的姿勢及表情、婚紗的形態、光燈角度等等都在不停在變化。所以我們不能等待所有條件都完美才拍攝,而是在拍攝時先盡量捕捉更多畫面,事後來才篩選出最好的作品;這樣很依靠相機高速連拍的性能。
14 FPS、自動對焦、自動測光、機械快門、支援閃燈的高速連拍
這類題材的拍攝通常最好的時刻就是那半秒間,而我們仍然需要用上高速連拍的原因,就是希望在那半秒內盡量多捕捉幾個畫面,所以實際使用上我會使用最高速的連拍,但每次幾張幾張地拍攝。
![](https://photoblog.hk/wp-content/uploads/2020/12/DSC_3484.jpg)
這次使用 Z6 II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它的連拍性能非常強悍,能夠做到有自動對焦、自動測光、機械快門以及使用閃燈的條件下做到14fps。這個規格其實是相當於單反年代如 D6的旗艦機性能,甚至已經超越了 D5。如今以一部中階相機能夠發揮如此表現,其實非常出色了。
當然市場上亦有其他相機可以達到更高速(如20fps)的連拍速度,但可能只透過電子快門來達成,不能配合閃光燈使用,所以這很視乎你拍攝的題材是什麼。
![](https://photoblog.hk/wp-content/uploads/2020/12/DSC_0213.jpg)
另一方面,Z6 II 的14fps高速連拍亦有一個小限制是最高只能拍攝12bit RAW,如果需要拍攝14bit Raw便需要調低連拍速度。對我來說,如果是有RAW/沒有RAW的差別,這會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但如果差別是12bit 與14bit的RAW檔,對這題材來說其實問題不大。
拍攝緩衝、CF Express 抄寫速度
![](https://photoblog.hk/wp-content/uploads/2020/12/DSC_0239.jpg)
Z6 II 另一個出色的地方是它清 buffer 的速度很快,基本上放下快門的瞬間,相機已經清完 buffer,實際拍攝基本上很難出現「打爆 buffer」需要等候相片整理才能再拍攝的情況。
![](https://photoblog.hk/wp-content/uploads/2020/12/Synced-Sequence.00_42_08_11.Still001-1.jpg)
另外一個對我工作流程有很大幫助的就是抄相片到電腦的速度非常快。其實由 Z6 那代開始已經很快,現在 Z6 II 使用 CF Express,抄寫 10GB 檔案到電腦約十幾秒已經完成。這都是網上評測時大家較少會討論,但實際對工作流程有很大影響的功能。
自動對焦性能、實際使用體驗
![](https://photoblog.hk/wp-content/uploads/2020/12/DSC_0199-800x533.jpg)
這次使用 Z6 II 之前,我工作主力使用 D850,也有一段時間用 Z7,而這次整體的使用體驗是 Z6 II 是一部完成度很高的相機。
![](https://photoblog.hk/wp-content/uploads/2020/12/Synced-Sequence.00_07_04_17.Still009-copy.png)
以這次要在繩索上拍攝的情況來說,如果以前使用單反,我必需使用 viewfinder 構圖,構圖角度的限制很大。現在使用無反,配合反 mon 拍攝,構圖的彈性大很多,單反與無反的使用體驗其實很不一樣。
![](https://photoblog.hk/wp-content/uploads/2020/12/VID_20201120_083834_00_002.gif)
此外,在繩索上,我需要一隻手調整繩索,另一隻手拿相機,這情況下已經沒有多餘的手指可以慢慢設定對焦點,所以當日我只有靠按中間的 OK 鍵,交由相機追蹤主體。自動對焦的部分交由相機處理,我專心處理構圖的部分。事後回顧相片以發現 Z6 II 的自動對焦表現非常紮實,的確可以準確追蹤主體。
![](https://photoblog.hk/wp-content/uploads/2020/12/DSC_2984.jpg)
這次拍攝亦涉及低光拍攝,如是還未天光前及夜晚天黑後。在陰暗到肉眼能以看見的環境下,相機的自動對焦表現亦見穩定,感覺非常可靠。
![](https://photoblog.hk/wp-content/uploads/2020/12/DSC_0229.jpg)
而剛才提到 Z6 II 的完成度很高的意思,是使用後會發現它有很多細節是比以往做得更好,例如是反 mon 擋住了 EVF 時熒幕不會自動關上、可以用 USB-C 供電/充電之類,這些都是光看規格時不太會留意的地方,但是當使用過來便會發現它很多仔細部分都處理得很好。此外,不論成像畫質、自動對焦表現、機身各方面速度等,你都會覺得表現非常紮實,是一部很全面、稱職的工作機器。
Z mount 鏡頭
![](https://photoblog.hk/wp-content/uploads/2020/12/DSC_0232.jpg)
![](https://photoblog.hk/wp-content/uploads/2020/12/Synced-Sequence.00_36_05_12.Still002-copy.png)
另一樣不得不提的是,Z mount鏡頭跟F mount鏡頭是兩個分別很明顯的世代。在單反年代大家可能會有個習慣或口訣,覺得拍攝時要減半級至一級光圈相片才銳利。但當使用Z mount 鏡頭,發現即使全開光圈相片,畫面四角已經很銳利。這樣我們可以真正因應環境而使用合適的光圈值,而不是為了遷就畫質特意收減光圈。
![](https://photoblog.hk/wp-content/uploads/2020/12/DSC_4778.jpg)
![](https://photoblog.hk/wp-content/uploads/2020/12/DSC_4778_c.jpg)
上圖想拍一張可以紀錄拍攝過程的全景,當時天色已開始昏暗,為免使用太高的感光度而全開光圈拍攝。照片邊位的成像依然非常銳利。
![](https://photoblog.hk/wp-content/uploads/2020/12/DSC_0222.jpg)
鏡頭的 Form Factor亦跟上一代鏡頭有很大分別,舊14-24mm的玻璃鏡面突出,配合整個系統也有一定重量,其實在戶外環境拍攝時有一定負擔。以前在懸崖拍攝,總需要小心翼翼避免球面鏡頭刮花。新鏡頭雖然表面規格一樣,但影像質素有明顯的躍進,而且原有突出的鏡頭前組都變得平整,機鏡組合的重量更整整輕了三分一,不論是重量上或操作上都令人更安心,減輕拍攝負擔。
總結
![](https://photoblog.hk/wp-content/uploads/2020/12/DSC_0205-800x533.jpg)
坦白說,我是個 Nikon 忠實用家,以往由FE2、D80、D300、D800到D850,所以以上的言論難免有個人的觀點。我亦絕對相信不同相機品牌都有各自的優點。但若要我總結選擇Nikon的原因,第一,是因為Z鏡的光學非常出眾,你會明顯見到 Z mount 跟以前 F mount 是截然不同的世代;第二,就是因為 Z6 II 和Z7 II 的完成度很高,是一部稱職的工作機器。
![](https://photoblog.hk/wp-content/uploads/2020/12/DSC_0210.jpg)
若要用一句來形容 Z6 II ,我會說它「是一部很 Nikon 的相機」。就是它給予的功能都令你很安心地去使用,這種踏實和可信賴的感覺,相信曾使用Nikon的用戶都會明白。
當天照片
![](https://photoblog.hk/wp-content/uploads/2020/12/DSC_2984.jpg)
![](https://photoblog.hk/wp-content/uploads/2020/12/DSC_3431-2.jpg)
![](https://photoblog.hk/wp-content/uploads/2020/12/DSC_3484-1.jpg)
![](https://photoblog.hk/wp-content/uploads/2020/12/DSC_4778-1.jpg)
![](https://photoblog.hk/wp-content/uploads/2020/12/DSC_4637-1.jpg)
![](https://photoblog.hk/wp-content/uploads/2020/12/DSC_4815.jpg)
![](https://photoblog.hk/wp-content/uploads/2020/12/DSC_4835.jpg)
BTS 幕後花絮
熱門文章
![](https://photoblog.hk/wp-content/uploads/2022/07/fastfashion_web.jpg)
![](https://photoblog.hk/wp-content/uploads/2014/06/fast_food-150x150.jpg)
![](https://photoblog.hk/wp-content/uploads/2014/07/968-150x150.jpg)
![](https://photoblog.hk/wp-content/uploads/2017/07/catnumphotos1-150x150.jpg)
![](https://photoblog.hk/wp-content/uploads/2018/07/wu_00-150x15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