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前跟大家分享過幾次都是數碼相片彷效菲林的色彩或在拍攝上如何曝光,承蒙各位的反應都非常熱烈和喜歡,證明了大家都對菲林色彩都很有愛。所以這次想做一個實驗,拿著菲林相機出去拍拍照,究竟自己調較日系菲林調色的思路與真正菲林相片出來的色彩之差,來做一個檢討,大家也可以思考一下。

臨近黑色星期五,很多外國網站也開始特價,可以用來修圖的 iPad App「Pixelmator Photo:Pro Editor 」正在限時免費中,如果你希望用 iPad 修圖,但又不是 Adobe 的訂閱者,或者可以趁 24 小時的免費時段下載一下。

如想索取早前Lightroom日系調色的preset,有興趣的網友可以到我instagram,按下追蹤,並留下你的email,我會將Preset寄給大家!或在使用上有任何問題,也可以到我個人專頁KEN子 inbox我詢問,我的KEN子blog還有其他遊記大家可以看看多多指教。

自六月開始的全港反修例示威活動仍然持續,根據多個媒體報道,警方在最近的幾次大型示威期間,都曾使用大光燈照射記者及鏡頭,被香港攝影記者協會質疑故意阻礙拍攝。有網民認為記者會「場地太昏暗」,所以建議記者在日後的記者會上,使用大光燈照向官員「作照明之用」。

日本各地正舉行多場夏季煙花大會,吸引不少國民參與盛會及拍攝。近日有網民貼出將「不思議眼鏡」放在鏡頭前拍攝的影片,從畫面可見,煙花竟然全都變成叮噹,效果十分有趣!「不思議眼鏡」在 Amazon 及樂天市場有售,價錢由 300 円起。

根據 GIMP 圖像編輯器的開發人員 Øyvind Kolås 近日發佈的文章,只要在黑白照片加上飽和度高的彩色圖案(如網格線),觀眾就會自動「腦補」,在腦裡出現一張彩色的照片。這個有趣現象叫做「顏色同化 Color Assimilatio」,指某個區域的顏色在觀眾腦中擴散到附近區域。

取景角度是令攝影作品與別不同的重要元素之一,不少攝影師都會以小花、煙霧等當作前景,令畫面更豐富,而巴塞羅那攝影師 Jordi Puig 亦擅長運用常見物件製作獨特前景,令平面照片更具立體感。

在過往網友跟我分享中,我發現大多數都有相同的問題,就是曝光過度,對比度不足,導致相片過白,失去立體。接下來的教學就是如何將一張前期失敗(曝光過度,對比低)的照片調較至日系風格。

在攝影的世界,光源不只是為了照明,更是營造不同氣氛和效果的重要一環,電影攝影師 Jon Salmon 近日便分享了將光源當作化妝品,透過打燈令演員看起來更年輕或更年老的技巧。

日系菲林照片特點是淡雅,平衝。它令大家的眼球停留在這類照片當中,這類照片有很多論點,例如:低對比,過曝,光位偏亮冷色,暗位偏暖色等等。單一的數值設定是絕對不可能應用在所有照片上,所以接下來我會使用Lightroom修圖軟件來分享幾樣需要注意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