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香港反修例運動開始至今已超過一周年,去年 11 月警方試圖強行進入中大,引發中大保衛戰,攻防戰發生 4 天後雙方撒離,作為校友兼前線記者的 Rocky Sum 事後回到中大校園,以鏡頭拍下校內景況,並出版成攝影集《GEN CMD Z》,是學生、市民曾經攜手保護校園的一個重要記錄。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廣島與長崎分別遭到美軍原子彈爆炸攻擊,本年適逢原爆 75 周年,德州大學學生收集了當年 23 位攝影師拍攝的記實照片,出版成新書《Flash of Light, Wall of Fire》,望增加民眾,尤其美國人士對這個歷史的理解。
2020 年度「普立茲獎 Pulitzer Prize」的「特寫攝影獎」由《美聯社》記者 Channi Anand、Mukhtar Khan 及 Dar Yasin 共同獲得,記錄了備受印巴領土爭議的查謨和克什米爾(Kashmir)被印度取消自治權後的當地實況。
「普立茲獎 Pulitzer Prize」已在網上公佈 2020 年度得獎名單,「現場新聞攝影獎」(Breaking News Photography)由路透社(Reuters)攝影師團隊獲得。得獎作品系列以香港反送中運動為主題,以照片呈現港人在抗爭中的堅持、衝突景況、警方濫暴等。
The Military Visual Awards 自 2018 年成立,是向公眾開放的免費比賽,旨於表揚一年間拍攝所得的最佳軍事影像。2019 年的比賽首次接受美國以外的攝影師提交照片及影片作品,該比賽近日已公佈 2019 比賽的年度大獎及 12 個獨立類別得獎者。
香港反修例運動引發連場抗爭,有人受傷流血,亦有生命殞落。在香港出生的記實攝影師林亦非,穿梭於抗爭與衝突現場以照片記錄港人守護我城的每個畫面,製作成攝影集《Woh Yuhng》(和勇),Photoblog 找來林亦非進行個人訪談,了解他製作這本照片集時的心路歷程。
反送中運動已經持續了半年,經過了區議會選舉後,民意廣泛呈現,而街頭上的衝突似乎也減少了,但攝影師們依然在拍攝各種紀錄及影像。多位不同持續拍攝示威現場的攝影師,就著同一組問題作答,並整理在這個系列之中,今次是攝影師 Dominic Chiu。
由 CIWEM 主辦的年度環境攝影比賽(Environmental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旨在以影像展示人類對地球的破壞,以及人類在嚴峻環境中的適應力與創造力,引起大眾對可持續發展,以至平等、扶貧、安全等錯綜複雜的國際議題。
畢業於廣州暨南大學新聞系的攝影師曾翰自 2004 年起,走遍中國 34 個省份,找尋「比真實更真實」的「人造奇觀」,以大底相機拍攝了「超真實中國」系列。根據攝影師的解釋,「超真實」一詞來自法國思想家 Jean Baudrillard,指「現實與虛假之間的模糊區別」。
我們邀請了多位一直以來持續拍攝示威現場的攝影師接受簡單訪問,就著同一組問題作答,了解他們的想法和重整他們眼中的現場實況。這個專題系列已經來到第 10 篇了,今次要介紹的是《新傳網》的攝影記者 Samson Hu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