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的旅遊旺季在7、8月,但現在是12月,溫度一直保持在零度以下,當地旅館的老闆說天氣太冷,遊客不多,有些景點甚至不會開。沒有網絡遊記上的一大片花海,換來一個人也沒有的冰天雪地和荒涼景色,感覺很良好。我會記得這個冬天:)
目前銀鹽相機已經幾乎停止發展了,仍然使用的人,其實是追求更精神性的東西吧,即便有色偏也當作是創作的基底來處理,攝影這種事情只要確定對焦和曝光就好了,其他就交給銀鹽來表現吧。每種銀鹽都有它的特性,我們只要按快門就可以了,眼中所見到的一切就是攝影唯一的精神與意識。
讀者 imeky 分享如何用 Photoshop 修出紅外線濾鏡照效果,做出雪白的東京鐵塔:「去太早了東京還沒有下雪,只好自己DIY想像他在下雪的樣子,其實這樣的東京感覺其實也很好看說,不知道妳們是否有這樣的感覺?」
常聽到部份攝影朋友說:「我喜歡直出相片。」意思是肉眼看到甚麼,透過相機拍到甚麼,不經軟件後製的作品,就稱為直出,另有人會先後製相片,修正或美化後才發布,兩者觀點無需爭議,只是各人對作品的呈現要求不同,並無對錯之分。
在去年2017年的尾聲,受到攝影好友的強力建議下,參加了首次的國際攝影比賽2017 TIFA。這已經算是朋友第二次的邀約了,因為對自己的能力其實沒有太多的信心,所以遲遲對於要投比賽這件事情小小抱持著懷疑,懷疑自己的作品真的有可能會得獎嗎?
第二屆TIFA (Tokyo International Foto Awards) 在近日公佈得獎名單了。2016年是這比賽的第一屆,當時參加便有獲獎。第二屆參加時自己拍攝跟後製上風格稍有變化,想再試一次刀,看看參賽評價如何,結果獲得一張金獎與三項榮譽入選。
《東北風景》內容講述一個女孩在夏天完結之際失戀,然後獨自踏上一個人的旅程。 片段開始時描述內心的回憶,想起了兩個人一起在夏天旅行時的快樂時光,但在夏天完結之際,這惚忽只是一場夢,像花火一樣,動人卻短暫易逝。
筆者近年開始嘗試拍攝演唱會,經過多次的練習之後, 筆者有些拍攝演唱會心得可以與大家分享一下。文章會與大家分享拍攝時所需的器材、相機設定、構圖、技巧、 拍攝位置等等。
物之哀基本上是日本美學的重心。這個哀並非哀傷,而是「人的各種情感」。領會到世間萬物的千姿百態,把這些細微的情緒和無名感傷放到心裹來體會,這種人在宇宙間的感觸,便是物哀。藝術以外,物哀美學也在生活、歷史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只有明瞭日本人對物哀「美」的理解,才可以透徹地打開日系的大門。
幾個月前某媒體發佈了一輯以手機在地下鐵拍攝的 [街頭紀實作品],隨即惹來某攝影師質疑該作品抄襲,事關該名攝影師早年亦曾發佈過一系列以 [同樣手法拍攝的地鐵街拍]。然而有關質疑卻惹來反彈,不少人認為有關主題及手法既非該攝影師獨創,也非其專屬,指控未免太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