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記者Sam採訪鴨洲時,決定使用4×5大底菲林相機拍攝。自言在工作上有點迷失的他,問自己:「『攝影』到底是甚麼?」習慣了數碼攝影的連拍速度、記憶卡以GB計算的照片數量、變焦鏡頭帶來的構圖方便,他用最傳統的方式,拍攝這個島的點滴,希望:「回到最根本的感覺,回到攝影的起點。」
現年90歲的陳橋,是香港最資深的華人攝影記者之一。他從加拿大短暫回港,在10月12日在於理工大學相與多位現職攝記見面。白花花的頭髮和中氣十足的聲線不會再於最前線出現,但前輩的經驗將繼續在現場得以發揮。
我叫石叔,是個夜更的士司機,下午五點到凌晨七點我去駕車,回來睡一覺,兩點睡醒了就會到海邊去,新年中秋之外,每天出現,永無缺席。依傍山邊小路走,就看見我們的泳棚,我八年前開始先砌西邊的碼頭,當時政府還未搭路去東邊。後來我繼續起,諗吓計、設計吓。
隨着近年航拍技術興起,航拍機也成為攝影記者,常用的採訪工具之一。在拍攝地皮和一些較為大型的地貌時,攝記都會「放飛機」去紀錄。到底航拍前要做足甚麼準備?如何「拜四角」調校指南針?環境不似預期,要怎樣隨機應變?影完邊隻眼會累?
即睇全新一輯B Side,captain威威帶你衝上雲霄!
六十歲的光哥,原為越南難民,他來港35年,太太和兩個兒子都在外地,但光哥不願說詳情了,初來港時要面對過甚麼困難,他亦不願提起。現職清潔工的光哥,本來住在深水埗某天台的鐵皮屋,後來因沒錢交租,給業主趕了出家門,於是寄居於天台的梯間。
民眾安全服務隊(民安隊)是一支輔助應急隊伍,在發生天災人禍時,執行各種應急服務,協助減輕本港正規部隊的負擔。民安隊今日(14日)接受英國皇家空軍每兩年一次的技術標準檢測,並向傳媒展示各項拯救技術。
「記錄下來,把故事講開去」攝影師吳文正(Simon)說。f22 Photo Space正舉行《金漆招牌–街坊老店》攝影展覽,以香港老店作為主題,相片裏面有傘店、織補檔、鋪鞋檔、跌打舖、醫館、米舖、茶行、雜貨店、書攤、鐵器店、五金行、鑿字檔、鏡行、小販……全部都是Simon在過往13年行過大街小巷拍攝。
曾在繁殖貓舍工作的Cannis,從前只青睞外貌討好的貓兒,早年亦曾買下一對優質的名種貓。然而目睹棄養與失家貓兒的經驗,始驚覺「購買」使她成為「棄養」的幫兇,令別的生命受苦不堪。自責與愧疚使她8年間接連收養8位背景迴然的貓主子,或殘疾或遭棄養。
任職攝影記者多年的何柏基,近日正在舉行《香港窗景》展覽,展出數十張以窗景為主題的攝影作品。照片中從不同的住宅、樓盤、商廈、餐廳等場合,透過窗戶望向香港不同地區的地貌,拍攝時間長達10年,作品不但見證了香港變遷,也紀錄了攝影師的內心變化。
日前凌晨市區氣溫僅7度,為入冬以來最低溫度。大帽山更由1月31日晚上約9時起跌穿零度,但未出現結霜情況。由凌晨5時開始,則一直徘徊在2℃至3℃左右。雖然觀看不到結霜情況,但早上天氣晴朗,卻可觀賞美麗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