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航拍機盛行,開始改變了生態攝影在器材使用的習慣,不一定需要超長焦鏡頭,也可能發掘到有趣題材。美國攝影師 Mike Mayou 近日就在使用航拍機拍攝期間,巧遇三隻山貓 (bobcats),還拍到牠們連成一線而坐的有趣畫面,攝影師更形容這次捕捉到的畫面絕對是「有今生無來世」。

因肺炎疫情爆發,三藩市大部份學校自 3 月 16 日起關閉,本來滿載學生歡笑聲的校園現在空無一人,新聞攝影師 Justin Sullivan 使用航拍機從高空拍攝三藩市其中一所學校的露天操場,設施形成錯落有致的幾何圖案,由上而下看感覺非常有趣。

使用航拍機拍出驚艷圖像已不是新鮮事,愛知縣初中生獲邀為米津玄師『馬と鹿』歌曲拍攝 MV ,動用航拍機在洞穴中飛行,攝出地面攝影器材無法取得的角度和畫面,但原來除了傳統航拍機外,還有其他「飛行相機」可供選擇,那又會是什麼?

使用航拍機以鳥瞰方法拍攝美景固然別有風味,但也要注意如果誤飛至禁飛空域可能會有被擊落風險。以色列國防系統公司 Rafael Advanced Defense Systems Ltd 近日發佈一條實測影片,完美示範反無人機系統 Drone Dome 能如何擊落違飛空拍機,只需一擊這個拍攝器材就報銷了。

以製作手機鏡頭知名的 Moment 近日推出為 DJI Mavic 2 航拍機而設的「Moment Air」拍攝套裝,包括手機殼、濾鏡,以及最受注目的全球首款「航拍變形鏡頭」(Anamorphic lens),特點是能拍出「超寬電影感畫面」。

由網站 Dronestagram 舉辦的「國際航拍攝影大賽」(International Drone Photography Awards) 早前已公佈第五屆的賽果,今屆比賽並沒有分開組別,亦不設投稿上限,鼓勵攝影師踴躍參與。

根據 TechCrunch 的報道,美國參議院日前通過了由美國聯邦航空局提出的法案,賦予司法部和國土安全部執法人員權力,在沒有逮捕令的情況下,管制、扣押、沒收,甚至擊落他們認為「具威脅」的航拍機。有關法案將提交到白宮,預料特朗普會簽署法案准許正式生效。

1900年,八國聯軍佔領北京,史稱「八國聯軍之役」。當時,法軍的三名將領在北京和天津拍攝了不少照片,記錄了百多年前的城市風貌,其中包括在氫氣球上俯瞰皇城的照片,被視為「中國最早的航拍照片」,收錄於1902年出版的攝影集《La Chine à terre et en ballon》。

最近一期《時代雜誌》主題為「The Drone Age」,是一本以航拍為主題的特輯,內容涉及航拍的起源、影像作品、對人類的貢獻等等,而這雜誌的封面亦別出心裁,使用了 958 架本身帶著 LED 燈的 Intel 四軸無人機「Shooting Star」,在天空砌出 TIME 本身的經典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