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來自美國阿肯色州的婚禮女攝影師 Shayla Herrington,在網上發佈一條 1 分鐘的 Tiktok 短片,聲稱憑觀察發現新人 3 種表現徵狀,就可以斷定他們的婚姻不會長久,此言論一出就引起熱烈討論。
香港攝影師大師何藩先生 1954 年拍攝的名作《 Approaching Shadow (陰影)》,一直是不少攝影師二次創作的仿效對象,圖片除了具精心設計的構圖,更特別使用了後製技巧加強表達,兩者平衡恰到好處,到底其後製背後的意念是什麼?
Lawrence Sher 是電影《Joker》的攝影指導,他近日拍了一段影片解說電影的色彩運用,調色對電影的影響等等。對一部電影來說,除了劇本、演員的表現外,打燈、色彩設計也同樣重要,利用這些差異能營造出不同的氣氛,光用畫面就能讓觀眾感受到畫面想表現的情緒。
Christopher Nolan 於 2017 年的二戰電影《鄧寇克大行動(Dunkirk)》採用了 70mm IMAX 攝影機製作,除了片中有 70% 以 IMAX 拍攝,導演還堅持少用 CG 技術,從花絮中可看見很多場景都是使用道具實景拍攝,更把 40kg 的 IMAX 攝影機安裝在戰鬥機駕駛艙前,務求用最接近現實的方式呈現。
BBC 於 2017 年製作,關於馬格蘭攝影師 David Hurn 的紀錄片 “A Life in Pictures” 現已上傳到 Youtube,片長 39 分鐘,可以進一步了解這位攝影師的生活和他的攝影哲學。
電影由多個元素交織而成,在電影中用甚麼色彩,影響的不止是「畫面好不好看」,更會為觀眾帶來不同感覺以及傳達不同訊息。No Film School早前詳細講解了「色彩理論 」的概念,電影入面出現的每種顏色背後都有藝術意圖,而不是「道具組買到這種色所以就這種色」的。
擺拍小動物,或者因太多人拍攝而令動物被人道毀滅的新聞時有聽聞,荷蘭攝影師 Ronald Zimmerman 為了加強大家保護動物的意識,近日撰文分享了他對於生態攝影的安全和道德的看法。攝影師分享的拍攝心得主要針對野生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部份或不適用於其他野生動物。
由英國阿什莫林藝術與考古博物館策展人 Lena Fritsch 與照片評論家飯沢耕太郎編寫的《日本寫真史 1945-2017》一書,便集合了 70 位日本攝影師的 200 多幅作品,展示了日本攝影的多樣性,以及由戰後至現時的變化。
你有聽過別人評論一張照片的時候,形容為「很IG」嗎?無論所指的風格確實是哪種,都反映了IG照片在大家心目中,已形成一個特定的風格,負面一點說,就是沒新意、陳腔濫調了。 IG 帳號「Insta Repeat」收集了不少已經拍到爛的IG照片構圖,諷刺很多用戶都只是在複製別人的拍照風格。
攝影師 Jamie Windsor 最近拍攝了一段以《Why Bad Photographers Think They’re Good》為主題的短片,以心理學理論來解釋,為甚麼有些差勁的攝影師會自認為高手,並分享了 5 個改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