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數月的外界謠言與猜測,Sony 終正式發布了以影片拍攝為主的 Sony a7S III,其採用較厚機身與雙卡槽設計,改良了繁複的選單設計,並提升了自動對焦系統。因應拍攝時的過熱問題,Sony 聲稱 A7S III 機身加入散熱機制,即使持續以 4K 60fps 拍攝一小時,相機也不會出現過熱的情況。
世界最大新聞通訊社之一的美聯社,宣布與 Sony 達成獨家合作協議,Sony 將成為該社唯一的攝影設備供應商,意即位於不同國家與地區的美聯社全職記者與影片攝影人員,今後只會使用 Sony 產品進行拍攝工作,整個過渡時期需時一至兩年,被譽為「美聯社歷史上最大的規模的相機部署」。
2020 Sony 世界攝影獎專業組總冠軍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 終在昨天(6 月 9 日)公佈,同時亦宣佈10 個類別得獎者。香港攝影師高仲明抗爭主題作品在 2 月入圍後一度被下架,卻意外勇奪紀實攝影類別冠軍,現在網站上的得獎展示中仍只顯示四張照片。
Sony 昨天發表兩款自帶 AI 圖像處理功能的相機傳感器 IMX500 與 IMX501,可以進行低至毫秒算的高速圖像識別,配合其他技術便能生產劍指工業、零售、個人範疇的拍攝產品,兩款新產品售價分別為 10,000 及 20,000 日元(約 725 及 1450 港幣)。
現代人手機不離身,手機的拍攝能力亦隨需求迅速發展。 Sony 2 月 24 日以 YouTube 直播形式發佈最新旗艦手機 Xperia 1 II ,新機與 α9 系列相機聯合開發,背後附設 3 個不同焦距的蔡司級別鏡頭,與 1 組 3D iToF 鏡頭,說是主打攝影而設的手機都不為過。
攝影師 Usman Dawood 撰文指出,Sony 的無反相機無疑為攝影界帶來了革命性的影響力,但是近年不少公司已經開始追上,但 Sony 自家的技術卻沒什麼新的突破,一些舊相機的老毛病過了幾年也並未改善,在這個由 Sony 發起的「無反大戰」中落後,就如龜兔賽跑偷懶的兔子。
Phase One 推出第一個 CMOS 的數碼機背 IQ250,sensor 尺寸是 44 x 33mm,達 5,000 萬像素,比起 D800 或 5D Mark III 等全片幅大 68%,而且動態範圍更多達 14級,售價為 USD 34,990,折合港幣 27 萬。
根據國外網站 Pocket Lint,哈蘇已證實他們會於三月推出新機 H5D-50C,據稱將成為世界第一部 CMOS sensor 中片幅相機,而這個新 sensor 是由他們與 Sony 共同開發的。
在肢解掉一堆蘋果產品後,專門從事反向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即將一件完整的電子產品還完成 […]
相機廣告經常都會給人「理想與現實」的巨大落差。例如C牌的相機廣告,相機廣告中的拍攝效果圖居然是由L牌拍的,難怪 […]